格林:3年前降薪就在等KD
第三个坎,格林企业级服务确实还是一个大资本投入的市场,不是说几百万几千万就能搞定的。
一种是渠道,前降第二种是媒体品牌,第三种是自媒体。传统媒体人包括我自己过去也一样,格林高估了自己过去的优势、背景,产品化的能力不够,并不能把这些人和事连接在一起,从而变成产品。
对于类36氪的,前降你就要在这个行业成为一个品牌,然后才可以往其他方向做,否则随时可能被人打掉。对于媒体来说,格林如果是渠道型媒体,天花板就是用户量和在线市场,比如今日头条的天花板是中国用户人数及其每天用多长时间。而当内容成为入口的时候,前降它就会有很多可能。
主要提供的是服务,格林比如说给基金提供服务,然后基金分仓获得收入。如果它仅仅是内容的堆叠,前降而没有塑造品牌,大概没有人知道它是什么。
广告变现相对好一点,格林可能跟获取用户的逻辑很像,但是进入到付费的角度以后,其实很多地方完全不一样了。
“当渠道溢价和流量红利消失的时候,前降只有通过产品、用户跟商户连接,才会寻找出新的商业模式。不过,格林百度这次可不是单纯来刷存在感的,而是带着赤裸裸的目的来的,这得从百度新推的站长平台VIP俱乐部说起,先上图吧。
不过,前降这其实是个很搞笑的事情。按理说,格林百度不应该这么干,格林一边想在自媒体时代尽快赶上来,一边又对着一部分“实力不行”的自媒体开刀,其实应该学学那几个自媒体平台啊,别管什么好坏,先把自媒体人圈起来再说。
悲剧的是,前降百度还是不受新媒体人待见,只能眼看着今日头条、UC订阅号等新媒体平台呼啸前进,差距愈来愈大,流量越分越散。换个问法,格林新媒体时代,格林什么最重要?流量吗?粉丝吗?分发平台吗?内容生产能力吗?这些似乎都很重要,但要说最重要的——我认为其实是注意力,新媒体时代的信息太冗余太碎片了,对注意力的争夺才是关键。
(责任编辑:黄名伟)
-
这类的公司都是在这个上面做文章,给能提供知识产品化的人和焦虑的人搭建桥梁做一个工具。...[详细]
-
据知情人士称,这两家公司的估值均在10亿美元以上。...[详细]
-
借用知乎网友的一句话来说,就是“你会发现事件中的每一个当事人,都在强调对方的过错,想以自己的方式来给对方施加惩罚;同时却对自己犯的错有恃无恐,因为并不会受到惩罚”。...[详细]
-
比如有了电,整个世界产业都发生了变化。...[详细]
-
有鉴于此,毕胜决定转做高品质的国外婴童玩具。...[详细]
-
目前客户接近200家,已服务300家仓库,已覆盖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郑州、武汉等城市,服务品牌包括京东全球购、波司登、德邦、永辉超市等。...[详细]
-
当然,汪小菲还是一口咬定卖掉俏江南不是为了还债,而是“中了CVC的圈套”,但不管原因如何,结果还是一样:张兰退出了俏江南的董事会和日常管理,离开了这个自己一手打造的餐饮帝国...[详细]
-
早期支撑niconico内容的主力是用户们投稿的二次创作视频和音乐视频,而用户的弹幕内容也相对直接,大多都表达对角色或音乐的喜恶之情,并没有像现在那样的“脑洞大开”。...[详细]
-
作为官方生日的12月12日代表的是其中一个面向,niconico通过母公司Dwango的动画分享服务Smilevideo向用户提供正版的视频资源,从而聚集起了niconico最早的一批用户。...[详细]
-
没必要走极端,但是大多数的网站都至少有一个Twitter和一个Facebook账号...[详细]